基础设施之多云管理

导读

本文主要介绍了CH公司的多云资产管理平台,下文简称多云管理(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,缩写CMP)。

多云管理,本质是要做「公司内部的二级云服务提供商(CSP)」,对外封装多云基础设施、对内提供云资源/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能力,同时兼顾使用习惯、而非简单的多云控制台纳管。本文更侧重云资源(IaaS)管理,PaaS、SaaS涉及较少。

生命周期

云资产IaaS通常分为计算、存储、网络三大类,另外还会有安全、数据库、大数据、AI、IAM、财务等服务。云资产生命周期分了准入、交付、运营(监管控析)、回收四个主要阶段,其中交付、运营相对高频。运维能力也分了 标准化(规范和流程)、平台化(ToM和ToC)、数智化(数字化&自动化&智能化)等发展阶段。云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,期望达成的运维能力终态有所不同,如下表所示。这张表,定义了多云管理平台的最终目标。

pict

运维能力的阶段性定义,可以参考本文

平台架构

多云管理平台采用分层设计,引擎层抽象通用能力、打平多云异构,控制台兼容用户习惯、实现生命周期管理,如下图。

pict

下面,分层介绍。

多云工厂

多云工厂提供了统一的云资源控制面,解耦多云资源和上层的引擎层。如下图。

pict

对上层而言,云产品工厂终结了多云异构,统一了云产品对象模型、操作接口。对下层而言,云产品实例通过SDK、API、IaC等方式,实现了对云资源的操作控制。几种方式各有优劣,

  • SDK:质量最佳,多云适配是一个体力活儿
  • API:标准接口,依赖业界共识的协议标准,如Prometheus API
  • IaC:Provider质量参差不齐,IaC只用于交付,A>T>B
  • 其它:受限于云厂商开放平台的完善度,有些功能只能裸写API

特别的,切换新云时只需要增加云产品实现,云资源控制方式升级也只需要调整引擎(当前正在发生从SDK到IaC的演进)。

流程引擎

当前,我们尚未感受到强烈的工作流需求,所以流程引擎退化成了工单引擎。如下图

pict

工单引擎的设计要点,有

  • UI组件可复用。工单提交、审批、详情等环节均抽象为可复用的Vue组件,支持同一页面路由到多入口,避免了不同服务重复造轮子
  • 统一引擎规范。除统一抽象了多级审批流、任务管理器外,对下层的服务后端提供统一规范的API,后端服务适配工单引擎、不直接暴露到UI

监控采集

对于云产品,甲方用户只能自建功能监控,产品本身的资源/应用监控则需要依赖云厂商。为了实现统一云服务监控,我方选择从云上同步监控数据。为了降低工厂的实现成本,我方使用云托管的Prometheus服务收集云产品监控数据,然后通过Telegraf收集Prometheus数据、转存到我方自建的VM集群,如下图

pict

利用Prometheus事实标准协议/接口,使用Telegraf实现多云数据采集的归一化,极大简化了我方的研发成本。这件事能做成,依赖:

  • 云厂商提供Prometheus托管服务,对外暴露标准Prometheus HTTP API
  • 云监控支持将指定云产品的监控数据、吐给托管Prometheus

上述依赖,并非所有公有云厂商都已具备,也需要甲方Push他们来做。

CMDB

广义CMDB,在微服务架构体系中承担了生命周期管理的职责;狭义CMDB,则专注于元数据管理。站在我司角度,CMDB建设相对滞后,各类PaaS、SaaS基本都有专门的平台来支撑、其元数据管理已经落地(烟囱式的场景平台),很难要求推翻现有平台、统一接入CMDB管理生命周期。所以,我司CMDB从开始就定位于狭义的元数据管理,而且优先覆盖云资产相关的元数据,如下图。

pict

上图,涉及到三个设计原则:

  • 职能边界: CMDB只负责元数据,生命周期管理交给烟囱式场景平台去做
  • 数据边界: 谁生产、谁管理,烟囱式场景平台负责管理自己生成的元数据;CMDB优先考虑云资产,对于其他方面只做必要的聚合、查漏补缺;对外通过流量网关实现统一CMDB的效果
  • 数据质量: 谁生产、谁负责,数据生产方是数据的权威、也是数据质量的负责人,烟囱式场景平台在数据质量方面会分担很多责任

对于CMDB本身功能,我们倾向于做减法,简化功能、简化模型。如下图。这里,涉及到一个设计原则:

  • 功能边界: CMDB重点放在模型、数据,做轻状态流转、避免涉及场景,模型要素有对象、属性、对象关联

pict

业界有太多的CMDB做的又大又肥,最后因为定位不清晰、运营成本过高被抛弃,教训历历在目。更多详情,可以参考本文:CMDB概要设计.doc

业务层

简单贴一下,多云管理的运维管理面(ToM)、用户控制台(ToC)。一般的,通过工单的方式,将运维管理面ToC化。

机器管理(ToC)

pict

域名管理(ToM)

pict

地址管理(ToM)

pict

安全组(ToC)

pict

CDN(ToC)

pict

工单中心(ToC)

pict

CMDB(ToM)

pict

总结

多云管理本质是要做「公司内部的二级云服务提供商(CSP)」。它对外封装多云基础设施,对内提供云资源/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能力,同时兼顾使用习惯、而非简单的多云控制台纳管。云资产生命周期的运维终态,就是多云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。

多云管理需要分层设计。引擎层抽象通用能力、打平多云异构、做到随时可以替换升级,控制台兼容用户习惯、实现生命周期管理。



Prev     Next